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频道 > 失眠不一定是因为心事,很有可能是脾胃失调!

失眠不一定是因为心事,很有可能是脾胃失调!

失眠在中医看来,病因繁杂,比如年纪偏大、身体虚弱、感受外邪、饮食不卫生,或没有节制、情绪容易烦躁低落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失眠。那么脾胃失调与失眠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1、脾胃失调则“神”不能平静

中医认为,“神”主宰人体的精神活动,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人的精神和活动。“神平静则能睡”,睡眠与精神活动的强弱息息相关。“神”依赖脾胃供养,因此脾胃功能正常,营养来源有保障,“神”得以顺利滋养,睡眠自然安和。如果“神”不能平静,则脾胃失调,营养供给跟不上很可能导致失眠的反复出现。

2、伤“神”后加重脾胃失调

长期睡不好将对“神”伤害很大,“伤神”容易导致阴阳失衡、伤气耗血,影响全身脏腑。脾胃作为营养的来源,正是最容易受伤的脏腑。因此,失眠者常会出现如胃口不好、饮食减少、恶心呕吐、肚子胀满等脾胃失调所致的症状。

贪吃、熬夜、不运动、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将造成体内水分代谢失调,形成内湿。内湿侵犯脾胃,将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第二天也很难醒来。和“睡不着”一样,“起不来”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睡眠与脾胃的关系可以总结为:脾胃影响气血的生化,导致营养供给不足,影响睡眠;而睡眠则影响脾胃功能,使人疲倦、乏力,进一步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长期如此,使人容易成为气虚、痰湿等亚健康人群。

3、如何避免脾胃失调呢?

想要脾胃调和,维持强胜的正气是关键,正气就是人体的抗病能力。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这个道理。过度劳倦正是消耗正气,导致脾胃失调的“元凶”。

这里所说的“过度劳倦”并不是单纯指体力劳倦(劳动过量),还包括饮食劳倦(吃得过多)、精神劳倦(睡眠不足)、脑力劳倦(压力过大)等。如生活中有人喜欢在晚上加班工作,或伏案看书,这样会使脾胃运化迟滞,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不爱吃东西或吃完后也不容易消化的情况。此外,不管是脑力或者体力上的过度劳累,都可能会加重脾胃失调的程度,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4、调理脾胃,必须要全面考虑

宋朝的官方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推荐了“参苓白术散”作为全面调脾胃的良方,同时,再配合现代肠胃调节因子“双低聚糖”,功能调理与肠道菌群调理结合,相得益彰。

当然,如果没有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为基础,再多的“参苓白术散”也难以挽救饮食失常、睡眠不足、缺乏运动、情绪不佳对脾胃功能的伤害。呵护脾胃,爱护自己,请自觉践行四合理“要诀”:多菜少肉七分饱;20分钟午休,23点前睡觉;每天行走一万步;正面思维。另外冬虫夏草等滋补品对调理失眠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热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