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频道 > 原发性和继发性“气胸”治疗大不同

原发性和继发性“气胸”治疗大不同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该病发病率较高,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如缺乏正确及时的处理,气胸亦可致命。那么该怎么治疗呢?

治疗目标:

气胸患者早期处理目标主要是排除张力性气胸,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由于继发性气胸患者症状较重,较易出现心肺功能不全,而原发性气胸患者则常缺乏临床症状,相对不易出现张力性气胸,故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的处理方式不同。

治疗方法:

同指南对于气胸的治疗建议存在明显差异。气胸的治疗方法有保守观察治疗、胸膜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外科手术等。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气胸量大小、气胸发生原因、初发或复发、初始治疗效果等选择治疗的合适方法。

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如胸膜腔破口闭合,由于肺毛细血管可自行吸收胸膜腔内积气,因此胸膜腔积气会逐渐减少。研究提示,保守治疗的患者每日可自行吸收胸腔内气体容积(胸片显示气胸面积)的2.2%。由于吸氧可使其吸收速度加快4倍,故对保守治疗患者常给予高浓度吸氧。

由于大口径外科套管穿刺引流治疗效果与细管穿刺引流接近,且细管穿刺可减少病人的不适,故两个指南均不推荐对原发性气胸患者使用大口径的外科套管引流,推荐应用Seldinger穿刺法置入细管引流(Seldinger穿刺法采用穿刺针穿入后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并沿导丝送入引流管至胸腔内,从而达到引流目的)。

一项纳入56例大量原发性气胸患者的前瞻性随机试验显示,胸膜腔穿刺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两者在治疗成功率和复发率上无明显差别,但胸膜腔穿刺抽气可明显减少住院天数,因此胸膜腔穿刺抽气可以用于治疗大量原发性气胸患者。

早期发表的Cochrane系统评价,尽管只纳入了一个单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也提示胸膜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两者在早期效果和治疗1年后的效果相似,但前者患者住院率较低。

2、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由于并发症多、症状明显且影响心肺功能,继发性气胸往往需要更积极地处理。ACCP指南和BTS指南也因此都推荐所有继发性气胸患者住院治疗。继发性气胸患者可行吸氧治疗,但对易发生CO2潴留的患者需谨慎。

尽管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需要胸腔闭式引流,BTS指南还是推荐对于症状不明显的小量继发性气胸(1-2cm)患者尝试胸膜腔穿刺抽气治疗,而ACCP则不推荐。

相对于原发性气胸而言,继发性气胸的胸膜腔破裂口往往不易自行闭合,因此平均住院天数会延长,部分研究也证明继发性气胸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原发性气胸患者延长10天以上。

气胸患者若持续48h胸膜腔破裂口未闭合,须胸外科医生会诊,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复发风险和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等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外科治疗。部分不适宜外科治疗的患者则需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或创伤较小的治疗。

热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