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频道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哪些?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哪些?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导致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的一种疾病。那么该病的病因和机理是什么呢?

一、病因与机理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不明,多见于极度疲劳后受凉后,与寒冷、缺血、免疫力下降有关。面神经从颅内穿出必须经历一个狭窄的骨性管道,也叫面神经管,狭窄的面神经管是面神经容易受累的内在因素;另外,因面神经在面部所处的位置浅表且与咽部相处甚近,故易受冷风侵袭,面神经周围软组织增生粘连硬化,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缺氧及水肿,成为面神经容易受累的外在因素。

具体病理变化是: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缺血,导致面神经水肿、脱髓鞘,早期多为可逆性的神经病变,严重者轴突变性或神经完全性损伤。

二、临床表现

为同侧上、下部面肌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当用力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暴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吃饭时食物存于颊部与牙龈之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伴发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

1、面神经核损害:除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外,常伴有外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病变在脑桥。常见于脑干肿瘤及血管病。

2、膝状神经节损害: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时有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可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称亨特综合征(Hunt syndrome)。见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3、面神经管内损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及唾液腺分泌障碍,为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受累;如还伴有听觉过敏,则病变多在镫骨神经以上。

4、茎乳孔以外病变:只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首先要区别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是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如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要区分是脑干内还是脑干外。明确疾病位置才能有效治疗。

三、发病与自愈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15—45岁患者中最常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其发病无性别和季节的差异。除典型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泪、耳后痛、味觉减退、眼发干或听觉过敏。发病多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高峰,85%的患者在发病后3周内开始恢复,15%的患者在发病后3—5个月内开始恢复,2/3的患者在3个月内能完全恢复正常。研究发现,1年后71%的患者能完全恢复,29%部分恢复,其中17%面肌痉挛,16%面肌出现联带运动,2%眼发涩或流泪。研究表明:大于45岁后自然痊愈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大于60岁的患者只有1/3的患者能完全恢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全身疾病,临床症状越重、年龄越大,体质越差,气血不足,免疫力差的人,预后越差,治疗要及早介入。

四、治疗

治疗的原则: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具体方法:一是针对最常见的疲劳后的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二是微创松解术松解局部软组织的增生粘连硬化,缓解对面神经的压迫,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面神经机能的恢复;三是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四是是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促进局部血循环,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热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