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中医治疗?这味中药一定有用
4个方法
中医博大精深,即使在医学飞速发达的今天,治疗肝病的这个领域,中医的治疗是有很大的功效的。中医讲究的是调理,在发病初期通过中医的医理来解决疑难杂症是最能够达到去除病痛效果的,而治疗肝病中医主要通过清肝疗法,疏肝疗法,保肝疗法及中药护肝等来解决肝病的困扰。
急性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作为一种“致病因子”侵入了人体,由此而引起了机体的对抗行为,于是出现了各种病证。当肝炎病毒正在猖獗发展时,肝脏发炎充血,肝组织受到弥漫性破坏。因此,应用针对病因之疗法,清除病理产物,勿令“助纣为虐”。这时应着重用抗病毒之有效中药,以直折其锐气。各家对于这一方面的报道,虽然方名不同,其清热解毒的宗旨则如出一辙。不论是新病还是旧病复燃,只要是邪毒亢进,尝用此法,总是有积极意义的。已故名医姜春华先生针对肝炎的治疗问题曾说:“病本于毒,应在治本。”这个“本”,就是指病原、病毒,所以要用清热解毒为主的清肝疗法。
所谓疏肝疗法,实质上是肝脏的“祛除疗法”。从肝的生理特性着眼,“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木宜条畅,最忌郁结。所谓肝气郁结,多半指情绪不愉快而言。中医治病,最重视病人的情绪问题,舒肝丸、逍遥散、合欢皮、忘忧草每为临床常用。慢性肝病,大多数“在体为虚,在病为实”,正由邪而致虚,病因虚怯而益滞。虚而夹滞者,先疏其滞,后补其虚。下面所用的调气、活血、化瘀、解凝、通络、利湿,无非是一种祛除障碍的手段,所以皆隶属于“疏肝疗法”。
“肝为刚脏”,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肝炎后期,正气日衰,出现各种功能失调,往往出现虚中夹实的症状。病邪总是寄着于人体方致病,祛邪泄热之不应,便当从人的体征着眼。尤其慢性肝炎,患者大多表现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脉来沉细(或濡细)、舌淡苔薄等虚证。故可在疏肝的基础上选用助阳、育阴、醒脾、悦胃等方法以振奋人体元气,恢复脏器功能之疲劳。这种方法针对患者体虚的特点,偏重于人的因素,故称之为保肝疗法。
中医认为肝不可补,一补即上火,补脾、补肾即可养肝。对于脾虚的人,服用人参健脾丸、薏米、山药、芡实熬粥。对于肾虚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用枸杞子、天麻炖鸡。对于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栀逍遥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护肝。
如果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